差異處
這裏顯示兩個版本的差異處。
Both sides previous revision 前次修改 | |||
輸入:平反倉頡_上 [2016/12/12 11:05 +0800] ichirouuchiki |
輸入:平反倉頡_上 [2018/05/27 08:12 +0800] (目前版本) ichirouuchiki |
||
---|---|---|---|
行 28: | 行 28: | ||
**文宣**:倉頡打一字要五鍵,速度慢。不及我家輸入法快速、按鍵少。 | **文宣**:倉頡打一字要五鍵,速度慢。不及我家輸入法快速、按鍵少。 | ||
- | **眞相**:倉頡最多取五鍵,但許多常用字,都可以用一、二、三鍵輸入,平均數爲三碼多,與一般輸入法的平均數相差不大。當中不含要強記的簡速碼,平均三碼多就是平均三碼多,沒有摻進水份。況且取五碼之設計,來自嚴謹的統計與分析,有效區別不同的形塊((詳見筆者的〈[[輸入:我學中文輸入法(四)|我學中文輸入法(四)]]〉。))。其他輸入法取碼數少於倉頡,卻引致輔根數量大根,或重碼率大增(甚至輔根數量與重碼率都大增)。有些甚至不靠開外掛(例如簡速碼)就難以達到高速輸入,其取碼平均數有「呃秤」(摻水份、欺詐)之嫌。 | + | **眞相**:倉頡最多取五鍵,但許多常用字,都可以用一、二、三鍵輸入,平均數爲三碼多,與一般輸入法的平均數相差不大。當中不含要強記的簡速碼,平均三碼多就是平均三碼多,沒有摻進水份。況且取五碼之設計,來自嚴謹的統計與分析,有效區別不同的形塊((詳見筆者的〈[[輸入:我學中文輸入法(四)|我學中文輸入法(四)]]〉。))。其他輸入法取碼數少於倉頡,卻引致輔根數量大增,或重碼率大增(甚至輔根數量與重碼率都大增)。有些甚至不靠開外掛(例如簡速碼)就難以達到高速輸入,其取碼平均數有「呃秤」(摻水份、欺詐)之嫌。 |
**文宣**:我們有許多「簡速字根」、「一碼字」、「兩碼字」等,都是精華所在,讓使用者提升速度。倉頡都沒有。 | **文宣**:我們有許多「簡速字根」、「一碼字」、「兩碼字」等,都是精華所在,讓使用者提升速度。倉頡都沒有。 |